春秋名人-“孔门十哲”之端木赐(蓝网小课堂 313)

2023-07-24 88蓝保健品招商网

  他为孔子守孝6年,恪守老师的教诲,成为儒学思想和经商之道完美融合的第一人。他是儒商鼻祖,他被孔子赞誉为“瑚琏之器”,孔子名扬天下,全靠他!他就是子贡。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儒商鼻祖,春秋末年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img-t

一、人物成就

1、儒商始祖: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做买卖,以成巨富。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所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以相当的笔墨对这位商业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2、鲁卫之相:

《论语》仅说子贡在“言语”方面优异,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们对子贡在其它方面的才能的认识。他的老师孔子也认为子贡有非凡的政治才能。正因为子贡通达事理,又有杰出的“言语”才能,所以他才会被鲁、卫等国聘为相辅。正因为他有政治才能,他才会在出使齐、吴、越、晋四国的外交活动中得心应手,获得圆满成功。是当时非常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和商人,在思想、文化、政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当然最富盛名的就是他第一个以文人的身份经商。

 

3、教书育人

子贡的晚年,也像孔子一样开始教学,鲁国大夫子服景伯就是他培养出的人才。

 

二、人物故事

1、子贡尊师

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万仞宫墙典故,出自子贡称赞孔夫子之学问高深。子贡尊师的故事,也很感人。

子贡在学问、政绩、理财经商等方面的表现有目共睹,有耳共闻,故其名声地位雀跃直上,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孔子。当时鲁国的大夫孙武就公开在朝廷说:“子贡贤于仲尼”。鲁国的另一大臣子服景伯把叔孙武叔的话转告了子贡,但子贡谦逊地说:自己的那点学问本领好比矮墙里面的房屋,谁都能看得见,但孔子的学问本领则好比数仞高墙里面的宗庙景观,不得其门而入不得见,何况能寻得其门的又很少,正因如此,诸位才有这样不正确的看法。

 img-t

2、子贡问道

子贡向孔子问道:“乡里的人都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啊。”子贡又问:“乡里的人都憎恶他,这个人又怎样呢?”孔子说道:“也不行啊。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而乡里的坏人都憎恶他。”这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一定相反,小人憎恶君子也就像君子憎恶小人一样。要想探明真实的情况,取决于慎重地听取反映。听取君子的话,就废止了小人的邪道;而听取小人的话,君子的正道就会消亡。

 

3、子贡赎人

一切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道德,都是伪道德。真正的道德就像空气那么重要。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子贡赎人”自损财物做了一件好事,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孔子为何反而要批评他?其实鲁国那条法律的用意是为了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就可以惠而不费地做一件大好事,那怕你暂时没有预付赎金的能力,也应该去借来赎金为同胞赎身,因为你不会损失任何东西。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如果鲁国君主为子贡之举树为典范,大肆通报、嘉奖、宣传乃至全国推广,会有什么后果?一、社会表面的道德标准提高了,人人都表态向子贡学习;二、道德水准的实际状况其实滑坡了,因为头顶已经高悬了子贡这样的道德高标,谁若赎回同胞后再去领取国家的赎金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然而又有几个人有足够的财力可以保证损失这笔赎金不至于影响自己的生活呢?

5、子贡与颜回

尽管子贡有着多方面的建树与成就,但他在孔子面前却表现得非常谦。《论语·公冶长》记孔子问子贡:“汝与回也孰愈(谁更强些)?”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子贡对此是深知的,但孔子偏偏向子贡提这样的问题。子贡相当有涵养,他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其实到底子贡与颜回哪个强,世人有目共睹。

子贡与颜回比,就政事言,颜回要交白卷;就生存能力言,颜回连生计也几乎维持不下去,《论语》说他“屡空”,看来断炊的事情亦经常发生,而子贡却是“家累千金”;论彰扬其师之美名,颜回更没有子贡那样的巨大能量。至于孔子遇危难、遭险恶时,子贡总能挺身而出,显其大智大勇。《史记·孔子世家》曾载孔子困陈、蔡,绝粮,情形十分危急,而当时孔子门徒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是“子贡使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子贡是孔门弟子中之最杰出者其中之一。

 

6、师徒情深

子贡是孔子最亲近的学生之一。在众弟子中,孔子与子贡的关系超出一般。子贡钦佩和崇敬孔子,对孔子评价最高,是孔子及其学说的宣传者和捍卫者。

孔子的学说大多经由子贡宣传给社会,子贡是孔子学说最好的代言人。司马迁说:“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论语》中,子贡的名字出现57次,而颜回的名字仅出现32次。

孔子对子贡非常器重,往往将其学说的真谛传授给子贡,如何为仁,何为士,何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怎样为政、为仁等。孔子在危难之时盼望子贡。《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赐,你怎么来的这么晚啊。”可见孔子对端木赐的喜爱,也可见子贡对孔子的尊敬,孔子唯有对子贡才如此表达情感。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载,子贡问孔子曰:“赐何人也?”子曰:“汝器也”。又问“何器也?”子曰:“瑚琏也(祭神之重要器皿)。”孔子死后,子贡终日守在灵旁。鲁哀公前去吊唁,子贡为孔子“生不能用”伤痛万分。孔子葬后,弟子皆服丧三年,守墓“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唯有子贡多守墓三年,足见子贡与孔子感情之深。

 7、儒商子贡:

在富豪榜上最早出现的历史人物一位是范蠡另一位是子贡。范蠡在历史上是响当当的人物,虽然出身微贱,但胜在博学多才,见多识广,后帮助勾践灭吴恢复越国。功成名就后的他选择急流勇退,改名换姓定居定陶后下海经商,家财万贯又自散家财,世号陶朱公。世人给了极高的评价,“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而另一位就是孔夫子的高徒子贡。子贡不仅善于言辞,且对经济行情的变化有非常明锐的洞察力,曾经经商与曹鲁两国之间,富至千金。在众多的徒弟中,首屈一指。其奉行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信条,这被后人推崇为商界的模范。

浚县乃先贤子贡故里,子贡的道德学问,识见功业影响深远。尤其经商有道,由平常之人变为显要之士倍受商界崇奉,“即在黎阳学子贡,何必南越法陶朱”的佳句流传。

 

子贡在儒家之中占据的地位远非一般人可以比拟,最大的证明就是子贡的名字在《论语》之中先后出现了53次,远超其他同门,如果没有子贡庞大财力的支持,年老体衰的孔子周游列国的路途恐怕会无比地艰难甚至是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作为儒商鼻祖的子贡究竟是如何将儒家思想运用到经商活动之中的呢?他首先选择的是“信”,而信在孔子的眼中是治理国家最为重要的一点。

孔子主张先做人后赚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义以求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话语都表明了他的这种思想。

 8、外交家子贡:

孔子的高徒子贡,靠一张嘴改变了五个国家的命运?

这就是孔子的高徒,一张嘴改变了五个国家的命运。保存了鲁国,祸乱了齐国,破灭了吴国,强大了晋国,使越国成为霸主。孔子得知鲁国即将遭齐国侵犯后,派擅长辨说的学生子贡解决此事。子贡通过游说齐国大臣田常,及吴王、越王、晋君,向他们陈说厉害,诱之以利,使这些强者纷纷改变初衷,按子贡所说行事。达到了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的目的,堪称“上兵伐谋”的典范。

 

“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从这句历史对于子贡的评价之中我们就能够知道,子贡经商富有到能够和许多诸侯国的国王平起平坐,而孔子得以名扬天下,他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三、总结

 子贡身为孔门优秀子弟,将儒家的仁义思想运用于经商之道之中,成功地在“义”与“利”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不仅让自己取得非凡的成就,也为后人指明了平衡“义”与“利”的途径,这也是他被尊为儒商鼻祖的重要原因。

子贡的名声在他去世之后不减反增,唐玄宗李隆基册封他为黎侯,北宋真宗又加封他为黎阳公,后来又改为黎公,明朝嘉靖年间,他又被封为先贤端木子。

子贡不仅有政治家的博大胸怀,也有文人的勤勉精神,更有儒门贤士的仁义,而正是这些思想和精神造就了他这名中华儒商鼻祖。

 


赞 0 点击查看原文
下一篇:88蓝刘悦:时间一去不复返
最新产品推荐
同济现货|古方益养本草粉  特膳 祛湿健脾

同济现货|古方益养本草粉 特膳 祛湿健脾

芸璟 博客健®氨糖软骨素钙片

芸璟 博客健®氨糖软骨素钙片

五行归元精气神丹

五行归元精气神丹

天然蜂胶原料、蜂胶乙醇提取物、超临界蜂胶、蜂胶粉、酒制蜂胶、蜂王浆冻干粉

天然蜂胶原料、蜂胶乙醇提取物、超临界蜂胶、蜂胶粉、酒制蜂胶、蜂王浆冻干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