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AI”如何赋能中医发展?听听他们怎么说
88蓝保健品网
2025-03-30
来源:互联网
“传统中医与新技术的结合,一方面使人们获取中医资源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利用中医药数据的效率。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势必会为中医药服务的转型升级带来重要机遇。”3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吴刚说。
当日,中国中医药报、小鹿中医在京联合发布“2025金扁鹊中医百强榜”,旨在助力更多患者便捷找到身边的优质中医,同时让更多口碑出众的中医走进大众视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吴刚、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赵宗江等出席发布活动。
榜单信息显示,四川进入“口碑好中医数量排行”前三。图表来源:《2025金扁鹊中医百强榜》
吴刚表示,2024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数据局印发了《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人工智能(AI)等前沿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这是中医药领域首次关于促进数字化转型发展和数据要素流通应用的政策指导性文件,对促进数字中医药建设,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透露,现阶段中医药与大数据结合的范围已十分广泛,比如中医康养和大数据相结合,中医药传承和大数据相结合,中医药临床应用和大数据相结合,药材质控和大数据相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为中医药与信息化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谈及中医,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认为,数千年的实践经验所积累的疗效毋庸置疑,但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以及对中医理论了解匮乏,国际上对中医往往缺乏足够信任。“令人欣喜的是,新技术、AI与中医的结合,为中医的科学性提升开辟了新路径。”
他表示,AI技术能对海量中医诊断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其中潜藏的规律,为中医诊断提供辅助,使中医诊疗更加精准、科学。同时,还能助力中医知识传承,将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处理,极大方便了中医从业者的学习与研究。
“DeepSeek一出来,我第一时间就用了,场景确实模拟的非常好。但我想,AI解决问题的高与低,其实是人的大脑提出问题的高与低,所以大脑还是最重要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赵宗江结合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他举例说,如果通过AI开出一个方子,价格很贵,患者难以接受,怎么办?可以借助AI评价药物,进行测算,比如可以进行一些药物替换、剂量替换。其实,这也是医生和患者沟通的过程,这个过程沟通好之后,患者就容易接受。“通过AI,可以把治疗方案优化,把方剂优化。我觉得AI对年轻医生的临床思维、诊断思路的形成很有帮助。”
圆桌环节聚焦“互联网+AI”如何助力中医发展。主办方供图
但他同时认为,如果年轻医生过度依赖AI,比如借助名老中医的经验,输入相关症状、舌象、脉象,出一个诊断方案,其实会固化思路。
在基层中医工作者、金扁鹊儿科百强医生袁绍华眼中,AI时代,更加需要“有温度的诊疗”。
2016年开始互联网执业的袁绍华,经常在网上遇到外地病人。“有些病人来自新疆、海南、东北,素未谋面,在网上会有一点顾虑,怎么跟他们沟通?中医讲究医缘,一般来说,有一个长期联系,会越来越信任你。”
“‘互联网+AI’对我帮助非常大,尤其是儿科,很多病人很着急,要求时效性,通过网络能立刻得到处方、得到建议,这些建议不仅是对当下的治疗,还有以后的健康管理,包括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管理。”袁绍华说。
谈及患者信AI还是信医生?袁绍华直言时间长了当然信医生。“这是时间决定的,也是刚才说的‘有温度的诊疗’。”

免责声明:88蓝保健品网登刊此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相关言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请联系:微信:lan-88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