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药食同源+情绪健康」空白赛道:8味药食同源物质成新选择
88蓝保健品网
2025-03-30 来源: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
88蓝线上展会
我要做推广

前 言

 

 

积极的情绪,如快乐、满足和平静,能够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促进内分泌平衡,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并提升整体生活质量。相反,持续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和愤怒,则可能引发或加剧多种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紊乱、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以及睡眠障碍等。

 

▲图源:网络

 

目前国内对既缓解情绪的药食同源物质的研究较少,并且大多数集中在缓解焦虑和抑郁,特别是在抑郁症方面研究较多。对于其他情绪如压力、烦躁等的研究几乎没有,所研究的药食同源药材不多,同质化严重,集中于枸杞、黄芪等常见成分.

 

01

我国国民抑郁风险检出率为 10.6%

中医 “七情六欲” 下的药食同源市场巨大

 

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对情绪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中国国民抑郁风险检出率为 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 15.8%。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数据显示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24.6%,新华健康平台联合调查表明约60% 城市青年人有焦虑情绪,中科院研究还指出我国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率仅0.3%。这为情绪健康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管控情绪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课题,情绪异常与下丘脑、胃肠道、内分泌、各种疾病、生存环境、社会地位、生存状态等有密切关系。在人们没有组织器官疾患的状态下,许多人表现为情绪异常,没有快乐、没有激情、易怒抑郁、易惊害怕、心理淡漠。工作压力大、饮食不香、缺乏状态、失眠易燥、思维混乱、性格孤僻等都是导致情绪不健康的原因。研究表明,情绪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导致身体健康问题,例如高血压、心脏病、抑郁、胃疼等。因此,情绪健康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情绪健康问题主要包括焦虑、抑郁、愤怒、恐惧、悲伤和烦躁等。情绪的产生机制复杂,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神经和神经递质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

 

①神经和神经递质方面:情绪的产生与大脑的神经活动密切相关,大脑中的情绪中枢主要包括杏仁核、前额叶皮质和下丘脑等区域。在情绪的产生涉及多个参与情绪调节的脑区及神经环路,例如双侧颞叶、杏仁核参与恐惧情绪的产生;内侧前额叶-杏仁核神经环路参与了情绪的调节。血清素水平降低可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使人产生悲伤、绝望等感受;多巴胺分泌异常与快感缺失、情绪低落或烦躁不安有关;去甲肾上腺素能增强大脑的兴奋性,其功能失调可能引发过度警觉、焦虑等症状。

 

②心理方面:这方面包括两种因素。一是认知偏差,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方式造成的情绪问题。具有抑郁、焦虑、烦躁等倾向的人往往存在认知偏差,这会造成过度概括、灾难化思维等。根据一次或几次经历就得出一般性结论;或是把小问题夸大成灾难性后果,这些认知偏差会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和持续。二是人格因素,一些人格特质与情绪健康问题密切相关。例如,神经质人格特质的人情绪稳定性较差,更容易体验到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对压力更为敏感,且往往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③社会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内卷,生活速度加速,导致社会上大多数人陷入焦虑和压力当中,休息时间变短、生存成本变高、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压力给现代人带来了越来越的负面情绪,导致情绪健康问题频发。

 

▲图源:网络

 

目前用于治疗或改善情绪问题的大多为化学药品,这些药品在使用过程中总是会带来许多副作用。有研究发现,SSRI类氟西汀和帕罗西汀比TCA类氯米帕明更容易出现焦虑,循证医学也证实,SSRI类比TCA类更容易引起焦虑。苯二氮䓬类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性,停药后可能出现戒断反应,如焦虑、失眠、震颤等;非苯二氮䓬类可能有头晕、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

 

我国中医学认为情绪就是“七情六欲”,早在《金匮要略》中已有类似情绪异常为主症的亚健康症状描述,并分别称之为脏躁、百合、惊悸等症。此外,在中医的不寐、善忘、头痛、耳鸣、惊恐、心悸等病症中,多为类似情绪异常为主症的亚健康描述。

 

相较于普通的情绪健康保健品或者化学药品,药食同源调理具有安神作用,包含有传统中药成分的食物,具有治病、保健、防病等作用,还具有滋阴养血、交通心肾、补益心肝等功效。

 

相较于功能性食品,基于经典名方开发的药食同源产品更完整地保留了古方的配伍,以原方为基础制作而成的糕点、膏剂,能够改善在服用传统中药过程中出现的味道苦涩、煎煮不易等问题,并保留了原本的功效。药食同源的物品获取方便,可通过日常饮食进行调理,可以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烹饪、泡茶、煮粥等,如用玫瑰花泡茶,简单方便,易于坚持,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起到缓解情绪的作用。

 

02

 8种天然药食同源提取物缓解情绪健康

 

药食同源中许多药材具有缓解情绪的功效,例如百合,能清心安神,对于情绪烦躁、郁闷不舒有一定的缓解效果。玫瑰花,香气宜人,能行气解郁、和血止痛;佛手,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功效以及合欢花,有解郁安神的功效。此外,许多药食同源产品已被研究证明对抑郁焦虑等情绪具有缓解作用。以下为情绪健康相关药食同源物质功效总结。

 

1) 缓解焦虑类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研究表明天麻提取物天麻多糖可改善AD(阿尔兹海默症)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减少AD小鼠在恐惧箱内的僵直时间和次数,且呈剂量依赖性,能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茯苓:茯苓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用菌,传统用途包括平心安神,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引起的心神不宁,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三萜类、多糖和类固醇。目前已有文献报道茯苓多糖(Poriacocospolysac-charide,PPS)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研究表明茯苓多糖能通过抑制NF-κB和NLRP3信号通路减轻脂多糖诱导小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

 

百合:百合主要包含皂苷、甾醇、酚酸甘油酯、黄酮、苯丙素类、生物碱及多糖类等成分。具有滋阴润肺、宁心安神之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阴虚久咳、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神情恍惚等症状。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与生物信息预测分析并结合体内与分子实验发现百合可能最终影响了γ-氨基丁酸通路、5-羟色胺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通路和单胺氧化酶通路等,增加抑郁小鼠脑内神经递质含量,发挥抗焦虑抗抑郁作用。

 

▲图源:网络

 

五味子:其果含有五味子素及维生素C、树脂、鞣质及少量糖类。有敛肺止咳、滋补涩精、止泻止汗之效。其叶、果实可提取芳香油。种仁含有脂肪油,榨油可作工业原料、润滑油。研究发现五味子提取物五味子藤茎木脂素对小鼠具有镇静、催眠及抗焦虑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其脑组织中GABA及Glu含量及GABAAα1受体表达水平有关。

 

2) 缓解抑郁

 

姜黄:四氢姜黄素,姜黄提取物(tetrahydrocurcumin,THC)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THC和纳米四氢姜黄素(THCN)均能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和脱髓鞘化,THC的抗抑郁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增加GFAP有关,THCN的抗抑郁机制可能与增加前额皮层GFAP有关。

 

酸枣仁: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功效。酸枣仁含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以及脂肪酸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抑郁,以及抗心律失常、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酸枣仁提取物酸枣仁皂苷A对抑郁模型小鼠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并能明上调BDNF、TrkB、CREB、PSD95、Beclin1 等神经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表达。

 

火麻仁:桑科大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神农本草经》记载“火麻仁,味甘,平,多脂质润,功能润肠通便,且略兼滋养之力,适用于老人、产妇及体弱津血不足的肠燥便秘。”研究发现火麻仁油能够提高小鼠的抑郁行为及认知能力,并且降低IL-1β表达,对抑郁小鼠有一定的作用。

 

远志: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韧皮部肉质。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研究发现PR(远志提取物)在 CUMS模型中具有抗抑郁活性,其作用机制与调节 NLRP3和 NF-κB信号通路有关。

 

03

当前海外产品占主导
药食同源优势显著但挑战并存

 

目前,国内市场上有关情绪健康的保健品大多是海外产品。ω-3鱼油类,如韩国NY-O3高纯度情绪鱼油软胶囊;植物天然提取物类:美国Carlyle缬草根精华、稳定情绪帮助睡眠;L-茶氨酸类:西班牙艾森瑟L-茶氨酸缓解焦虑片;益生菌益生元:美国Surebounty Probiotics益生元消化酶,蛋白类:美国Sdeelor红石榴胶原蛋白等产品。

 

这些保健品解决了化学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但这些保健品也同样存在小问题,例如不同的菌株效果不同,耐胃酸和胆汁的程度也不相同,影响产品效果;维生素类有助于缓解情绪但是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有限,盲目补充可能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另外,植物提取物类产品一般价格相对较高,且效果相对较弱,需要使用一定量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药食同源原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药食同源产品的发展仍然面临挑战。

 

01 缺乏研究和可信数据

 

随着药食同源目录的更新,更多的新成分被纳入,但是目前国内对既缓解情绪的药食同源物质的研究较少,并且大多数集中在缓解焦虑和抑郁,特别是在抑郁症方面研究较多。对于其他情绪如压力、烦躁等的研究几乎没有,所研究的药食同源药材不多,同质化严重,集中于枸杞、黄芪等常见成分。许多沿用的缓解情绪的药食同源配方没有进行具体的机制和临床研究,缺乏可信的数据。

 

02 药食同源物质成分复杂

 

药食同源植物中含有多种有效物质,这些有效物质具有多重功效如消炎,抗氧化,护肝解郁,安神等,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带来副作用,不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并且在缓解情绪问题的同时还能保健,治疗和预防其他疾病,相较于市面上的情绪健康保健品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是药食同源物质中的功效成分较多,缓解情绪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不易于分离提取,较难确定具体发挥作用的功效成分,在功能性食品中,很难确切证明其对消费者情绪改善的具体效果和量化指标。

 

03 味道独特

 

药食同源物质中有许多物质具有独特的口感如丁香和八角味辛、余甘子和桔梗味苦,为了达到缓解情绪的功效,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往往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有效成分,但这些成分可能具有特殊味道,影响产品口感。

 

总结

 

未来可加大对药食同源物质的研究,扩大研究对象,不拘泥于集中常见的药食同源物质,研发新技术,提高药食同源物质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的效果,加强药食同源产品的功效验证,通过机制研究和临床验证提高药食同源产品的可靠性,改善药食同源产品的口感。

 






免责声明:88蓝保健品网登刊此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相关言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请联系:微信:lan-88lan
推荐资讯
游览量 205
收藏
已收藏
点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