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名人-“孔门十哲”之闵子骞(蓝网小课堂 307)

2023-07-06 88蓝保健品招商网

  闵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门十哲之一。以孝闻名。

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一、人物生平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尊称闵子。鲁国范(今河南范县)人。

生于鲁昭公六年,卒于鲁哀公八年,比孔子小15岁。他出身贫寒,生母又过早去世。为家境所迫,很小就从事体力劳动,经常随父亲驾车外出谋生,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后来拜师孔子,成为孔子“仁”“德”理想的忠实推行者和积极宣传者,以孝行名闻天下。终生不愿出任官职,直到50岁时去世。其先祖是鲁国的第四代国君鲁闵公,其父闵世恭为八世祖。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

子骞为人极孝。他少年丧母,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偏爱自己亲生二子,虐待闵子骞,子骞却并不告知父亲,避免影响父母间关系。

img-t

某年冬天,继母给自己的孩子做棉袄,而假装给子骞棉袄,其实内里填的是芦苇,所以他寒冷无措。一日父亲坐车带他们兄弟三个外出,让闵子骞在前边掌鞭赶车,闵子骞因寒冷饥饿无法驭车,马车滑入路旁的水沟内。父亲非常生气,说:“你这个孩子真没出息,穿得这么厚还打哆嗦!看你弟弟,棉袄比你的薄,也没像你冻得那个样子。”喝斥后还鞭打他,结果抽破衣服露出了芦花。父亲再捏捏另两个儿子的棉衣,心里明白了,父亲知道自己冤枉了闵子骞,而后大骂妻子不贤惠,决定休妻。子骞长跪于父亲面,为继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亲在,只有我一人受冻;母亲离开的话,两个弟弟都要和我一起承受没有母爱的孤单痛苦了)”父亲便不再休妻,继母也痛改前非。

其后求学于孔子,孔子仕鲁期间季氏曾聘请他出任费宰,闵损婉拒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请替我婉言谢绝了吧。如果再请我的话,我必定会去躲在汶上)”

二、人物评价

孝哉,闵子骞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任用德行,(在弟子中可仕之人)则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闵子骞有没有被人家说闲话,和孝或不孝,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可能在外面一本正经,言行都十分慎重,回家后使父母生气,令父母伤心,外人也未必知晓。没有人非议他的父母兄弟,为什么凸显出闵子骞的孝心呢?因为他并没有盲目地听从父母兄弟的话,以致做错事而连累了父母兄弟,受到他人的异议。儒家说孝,只有说孝心、孝道、孝行,并没有说孝顺。因为加上一个顺字,很容易引起凡事都应该顺从的误解。事实上合理的当然要顺,若是不合理的,就不能顺从。盲目顺从,把责任推给父母兄弟,当然是不孝。 

 

三、中国最长的村子名

中国第一!这个村子村名超长,达13字,有2700多年历史

img-t

   在我国一般的村庄取名字3字左右居多,但你知道中国最长的村庄地名在哪吗?叫什么吗?中国最长的村名: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可能是名字太长实在拗口,现在当地人已经简称它为“芦花村”或者“鞭打芦花村”,百度地图上显示的是“车牛返村”。这座千年古村除了拥有“中国最长地名”和“中国最美地名”的美誉,同时也是“中国孝文化教育基地”。位于安徽省萧县县城西南约10公里处,隶属萧县杜楼镇孟窑行政村。该村本名杜村,更名源于孔子弟子闵子一个十分感人的历史故事。

   截至2016年底,村内现存历史文物遗址遗迹20余处,有完好的百年古井2口、古石桥2座、闵子骞覆车古道1处、四贤祠遗址1处、古寺庙1座、古泉3处、百年柿子林10余亩、古树30余棵等。

    此时的皖北,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在杜楼镇孟窑行政村村口立着一块很显眼的牌坊,上写“安徽省千年古村 鞭打芦花车牛返村”,但这里并不是车牛返村,还需穿过一片麦田向里走大约一公里处看到一面刻有千年古村及鞭打芦花车牛返11个大字的山坡,才算进入车牛返村,山坡的大字是书画大师郑正书写,此处正在规划建造一个闵子骞孝文化广场。

img-t

    2500多年前,春秋末期的某年农历腊月廿四日因闵子路过此地发生鞭打芦花(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十岁丧母,其父再娶,但继母李氏对他虐待,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的棉衣里装的是棉花,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是芦花。冬天外出驾车时其父发现了这件事,决定休了李氏。但闵子骞尽力劝说,双膝跪地以情动父:“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继母深受感动,遂对三个儿子一般看待的故事)、芦衣顺母典故,当地来百姓为纪念闵子骞的孝行故将村庄名改为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

   鲁哀公十八年,颛孙子张为孔子守孝结束,将回老家陈国。但因楚已灭陈,于是把家搬至萧地车牛返定居(现车牛返有子张故庐遗址)。 元大德年间,乡人在该村增建“四贤祠”,分别祭祀闵损、颛孙子张、颜子柳和孟子。

  孝哉闵子骞鞭打芦花车牛返村的“鞭打芦花传说”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佛禅寺、鞭打芦花处是萧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的正月二十四日(闵子骞的生日)定为古会,在“鞭打芦花车牛返”处逢会三天,引来方圆几十里的群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利用杜楼镇车牛返村的山森、山坡的荒废山地200余亩。其中以现有的“鞭打芦花处”石碑为中心,向周边扩展,恢复“四贤堂”、“鞭打芦花”碑坊,圣旨碑等古建筑物用山地40亩,新建“中国百孝碑廊”占地120亩,新建中国百孝展览馆占地10亩,新建敬老院占地20亩,门面及停车场发仿古建筑物为主题,体现中华民族古代建筑风格。

  至今当地还流传着一首民谣:“鞭打芦花车牛返,仁义道德最为先;夫休后妻儿救母,子骞美名代代传。”鞭打芦花车牛返村,承载着国人自古以来对孝道的恪守,成了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基地。

赞 0 点击查看原文
下一篇:春秋名人-“孔门十哲”之冉耕(蓝网小课堂 308)
最新产品推荐
狂狮海参牡蛎肽耐力饮招商信息

狂狮海参牡蛎肽耐力饮招商信息

五行归元精气神丹

五行归元精气神丹

虫草,冬虫夏草,补王虫草精(高端礼盒,滋补)

虫草,冬虫夏草,补王虫草精(高端礼盒,滋补)

鹿茸参景天胶囊

鹿茸参景天胶囊